中國的特有種,是東亞**的三針松,也是華北地區著名的綠化樹種,適應性廣、抗性強。現系統地介紹白皮松作為園林綠化樹種的優良特性、觀賞特征和文化價值,探討了白皮松在園林綠化中的造景形式和應用途徑,并認為白皮松是一種優良的鄉土造景樹種,應用前景良好,應該在國土綠化中大力開發與利用。
白皮松(Pinus bungeana Zucc.ex Endl)是松科松亞科松屬植物,是東亞**的三針松,是中國的特有種,也是中國華北及其他適生地區城市、庭園、路旁美化綠化的珍貴樹種,是山區或干旱地帶綠化造林優良樹種,也是森林公園、風景區優化配置的**樹種之一。
1、形態特征
白皮松為常綠喬木,高可達30m,胸徑1~2m;樹冠闊圓錐形、卵形或圓頭形。樹皮淡灰綠色或粉白色,呈不規則鱗片狀剝落。1年生小枝灰綠色,光滑無毛;冬芽卵形,赤褐色。針葉3針1束,長5~10cm,邊緣有細鋸齒,樹脂道邊生;基部葉鞘早落。雄球花序長約10cm,鮮黃色;球果圓錐狀卵形,長5~7cm,徑約5cm,成熟時淡褐色,近于無柄;鱗背寬闊而隆起,有橫脊,鱗臍有刺。種子大,卵形褐色,長1.2 cm,寬0.7 cm,翅長約0.6 cm。子葉9~11。花期4~5月;果次年9~11月成熟。白皮松生長較緩慢,1年生苗高3~5cm,10年后高達lm左右。
2、生態習性
2.1適生范圍廣
白皮松水平分布范圍為29°55'~38°25'N,103°36'~115°17'E,在中國僅次于油松和馬尾松,跨暖溫帶、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3個熱量帶,遍及甘、陜、晉、豫、川、湘、鄂7個省區,分布范圍廣。白皮松一般生長在海拔600~1850m的山地石灰巖形成的土壤中,在中性、酸性土壤上均能生長。人工引種南可到長江中下游,西可達陜甘,北至沈陽一帶。
2.2抗逆性強
白皮松為喜光樹種,耐瘠薄,抗風沙。白皮松耐脫水性好,抗旱能力強,屬“亞低水勢延遲脫水耐旱樹種”,但不耐水淹;抗污能力廣泛,為針葉樹種少有,既抗臭氧又抗SO2和煙塵。白皮松具有較強的抗寒性,大樹可抗-33℃的極低溫,1年生幼苗可忍耐-10℃左右的極低溫。
2.3其它特性
白皮松屬于慢生樹種,初期生長緩慢,20年以后較快,壽命長,可達數百年之久。孤立白皮松主干低矮,形成緊密的闊圓錐形樹冠;密植的則形成高大的主干和圓頭形樹冠。白皮松木質好,花紋美麗,因含有松脂,頗能耐久耐腐,加工容易,經濟價值大。白皮松松脂含量高,松脂中可利用成分含量大,而其針葉里更是含有多種芳香化學成分,具有重要的化工價值。其花粉中含有多種參與人體代謝的生理活動物質,白皮松球果還可用來煮水治哮喘,具有很高的醫療保健價值。
3、美學價值
3.1文化特征
白皮松古時廣泛分布于西北、華北諸省,古人對白皮松多有記載,不同的古籍中有不同的稱呼,如栝子松、栝松、白松等,也有的稱油松,而各地對白皮松也有很多不同的叫法,如白果松、白龍松、白骨松、虎皮松、蟠龍松、蛇皮松等。
中國古典園林中,松是植物運用較多的一種,大凡園林則必不少松。中國古代文人更是對松有一種偏執的喜愛。《燕都游覽志》曾記載:“……堂前怪石蹲焉,栝子松倚之。其右為曲廊,有屋如舫日太乙葉……”。明朝張著《白松詩》云:“葉裝銀長細,花芝井粉于。寺門煙雨里,混做白龍看。”呂初泰著《雅稱》記載:“松骨蒼,宜高山,宜幽洞,宜怪石一片,宜修竹萬竿,宜曲澗粼粼,宜寒煙漠漠”。古典園林中,北方皇家園林更將白皮松視為“銀龍”、“白龍”,以體現統治者“艮古長青”的理想;而南方尤其是以蘇州園林為代表的私家園林多因其“松骨蒼”,樹皮斑斕,具滄桑成熟之美,與文人墨客的情懷相契合,與山石、竹梅搭配更是含義深遠。
在現代,白皮松與長白松、樟子松、赤松、歐洲赤松一起并稱為五大“美人松”。國外的林學家認為它是世界上較美的樹種之一,稱它“花邊樹皮松”,又稱“神松”,在國內被譽為松樹中的“皇后”。
3.2觀賞特征
白皮松是中國特有的園林綠化樹種。樹形多姿,四季青翠蔥郁,枝條稠密均勻,挺拔向上生長;幼樹樹皮光滑,灰綠色,大樹樹皮不規則鱗片剝落露出乳白色內皮,淡褐色,剝落處灰綠白色,以后長期為白色,視之斑斕如白龍,獨具奇觀;針葉三針一束,是東亞**的三針松,松針粗短色濃,觀之茂密繁重;白皮松有主干明顯和自基部分生數個主干2種類型。分枝型離地2~3m,常分數干,枝疏生而橫展,呈傘形樹冠。白皮松樹冠有闊圓錐形、卵形或圓頭形3種。在園林中自皮松常與假山、巖洞相配,使蒼松奇峰相映成趣。
4、陜西白皮松的造景形式及在綠化中的應用
4.1單獨成景
4.1.1孤植白皮松外形優美,四季常青,陳從周先生說它“獨步中國園林,因其體形松秀,株千古拙,雖少年已是成人之概”,觀賞性極強,因此在造景時可作為視線的中心點獨立栽植,突出地位。種植時應選擇比較明顯、比較開闊的地方,不僅要有足夠的生長空間,而且要有比較合適的觀賞視距和觀賞點。如蘇州網師園橋頭的白皮松。在城市綠化中,可選擇公園、廣場、大型公共綠地、附屬綠地等地點孤植成景。
4.1.2對植 有關白皮松《長物志》曾記載“植堂前廣庭,或廣臺之上,不妨對偶”。對植時可采用2株大小完全相同的對稱方式,也可采用離對稱的方式種植2株大小不同的白皮松,兩種種植方式產生的效果也不同。在城市綠化中,白皮松對植主要用于建筑、道路、廣場的入口,結合蔽蔭、休息的作用。因白皮松枝干虬曲,樹皮斑駁,質感滄桑樸拙,對植的建筑背景選擇至關重要。一般選擇肅穆、典雅或清幽的建筑互為襯托、掩映。
4.1.3行列栽植 白皮松行列栽植形成的景觀比較整齊、簡潔。這種栽植方式可廣泛的用于城市綠化中。因白皮松具有優良的抗性和觀賞性,在建筑、道路邊沿,城市中心地帶做行道樹、景觀樹不僅可起到改善城市環境的作用,同時更具有優美的觀賞效果。
4.1.4叢植叢植 通常是三、五株成簇成叢生長在一起,作為一個整體植物景觀出現。叢植時應以白皮松為主體,做主調樹,再由其它樹種共同構成。這樣的栽植方式強調了主體景觀,與其他樹種結合在一起,有利于形成穩定的生態小氣候,同時產生很好的景觀效果。叢植的方式比較自由,城市綠化中多用于自然式綠地。
4.1.5林植 白皮松是常綠樹又具有良好的抗性,可作為良好的公益生態林和防護林,在降低風速、阻滯塵埃、抗擊污染等方面發揮強大的作用。在城市和風景區綠化中,可作為風景林增加美化效果。這樣的成片的常綠樹的林地也可以在大的空間內應用,作為綠地的遠景或背景。
4.2與山石、建筑配置成景
白皮松與山石、建筑搭配廣泛見于南北園林中。白皮松在北京皇家園林中多于建筑庭院寬敞處植一二株,如北京北海公園敬濟堂前和昭景門后,各有一大白皮松,樹身潔白,歷史上被稱為“白袍將軍”。而在南方諸園林中多是以建筑為背景,與山石搭配,互為襯托。如揚州何園晏廳前假山上植有2株百年白皮松,雖生長環境差,卻也英姿勃勃、生氣盎然、枝干蒼秀,頗具古風雅韻。在現代園林中,也可采取白皮松與山石相配的手法,古風古韻,營造精致典雅的松石景觀。
4.3與其它植物配置成景
白皮松四季常綠,與其他植物配置時,一般作為背景樹種,或基調樹種。植物的選擇在高度、姿態、色彩上應相互襯托或對比,配置時注意群落外貌要高低起伏有變化,四季的季相也要有變化。如蘇州壺園庭院,沿水池周圍呈不等矩栽植有白皮松、羅漢松、臘梅、海棠等,不論在姿態、季相還是高度、疏密上都有變化,而基調則是綠色,既有變化又有統一。
在現代園林中,植物的配置更講求生態學原則,講求植物群落組成的合理性,這就需要我們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創造獨立新穎的植物景觀。例如北京西山森林公園將白皮松作為常綠樹種與闊葉樹種欒樹、黃櫨等一起進行斑塊狀或線塊狀配置,大大增加了美化效果。
藍田聚慶苗圃
常綠樹在綠化樹種中一直占據著很大的比重,在植物造景中必不可少,陜西白皮松作為園林綠化的種質資源將發揮它特有的綠化功能。但樹種的應用不能固守成規,在園林景觀設計中,應根據資源的現狀,與山石、建筑、植物等諸多園林要素結合,因地制宜地使用白皮松,創造協調的景觀。藍田白皮松綠化優勢明顯,但遺憾的是目前白皮松大苗培育以及育苗管理等的研究尚不夠充分,缺乏白皮松的大范圍推廣應用的技術保障,因此在未來的研究工作中,應加強對白皮松的深度開發,提高白皮松的實際應用價值。